权威发布丨聚焦十大方面,威海出台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Hi威海客户端  2023.09.01 10:26  阅读次数:144779
  Hi威海客户端讯 9月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鞠云,市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映人,介绍《威海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在日报社新闻大厦11楼融媒体演播厅举行
 
  近日,《威海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已正式印发施行,为威海市辖区内进行的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和管理以及各类建设活动,提供了明确依据。
  《技术规定》共202条,自2023年5月26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5月25日,主要内容如下:
 
  ▶国土空间规划
  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依据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市域城镇体系构建,落实上位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为全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作出综合部署和总体安排;
  加强各类自然要素保护,保护威海整体风貌格局;
  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管控线。
 
  建设用地
  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方面,遵照新的居住区标准和山东省建设用地控制标准执行;
  居住用地方面,进一步完善设施配套标准,增加对围墙、口袋公园等规划要求;
  工业用地方面,增加工业区块线、标准地的相关要求;
  提倡土地复合利用,规范用地出让规划示意图模板,明确建设用地出让前、出让后应重点关注的事项等。
 
  城市设计
  加强城市色彩的整体把控,对中心区严格限高,对滨海界面、山体界面、滨河界面进行重点控制,预留视线通廊,并明确特定区域的管理要求。
 
  建设工程
  增加方案报批审查的要求,新建建筑应与周边现状建筑的建筑风格、高度、色彩相协调的要求,加强对住宅建筑的坡屋顶、阳台、底层开口的管控;
  对近年来出现的闷顶、设备平台、飘窗等问题进行精细化管控;
  放宽工业、仓储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明确日照计算范围等。
 
  城市更新
  对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立面修缮、配建设施、危房改造等提出规划管理要求;
  对存量用地、存量建筑改造功能提出政策及建议。
 
  交通设施
  响应市民关于停车难、过街不便等民生热点问题,增加了城市道路街区尺度、停车配建、校前区规划管理、行人立体过街设施建设、充电车位、机械车库等方面规划管理技术要求。
 
  市政公用设施
  从规划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各类市政公用设施的特性,重点加强选址阶段规模及邻避管控,包括给水、排水、供电、燃气等设施在选线(选址)、用地面积、保护范围、防护范围及廊道控制等方面的规划管理要求。
 
  防灾减灾
  从规划管理的角度,提出防灾减灾的一般准则;明确了消防、防洪防涝、地质灾害、抗震减灾、重大危险源等相关内容的具体规划要求。
 
  地下空间
  对地下空间分层利用、地下空间出入口设置、地下空间附属设施等提出规划管理要求。
 
  规划批后管理
  包括“多测合一”和竣工规划核实等内容,对规划验线、规划核实以及竣工勘验测绘报告做了明确的规定。
 
  【相关链接】
 
  较上一版相比,新修编的《技术规定》,有何不同?
 
  为进一步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威海于2020年3月启动《技术规定》修编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编制过程中充分收集、整理、归纳、分析了上一版技术规定执行以来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地市先进经验,开门问策并多次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研讨,征求了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等相关部门意见,充分听取建筑企业、设计单位、律师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较上一版相比,新修编的《技术规定》主要不同点在于涵盖内容的不同。
  过去《威海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只包含了原规划部门对城乡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方面的管控,共9章61条。本次《威海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是立足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管理职责上对“城—镇—村全地域”“山水林田湖草海”国土空间全要素管控;同时针对国土空间开发建设的整个过程,对拿地前、拿地后、建设前、建设后全流程分别制定管理规定,增加了城市设计、城市更新、规划批后管理等内容,共12章202条。
  修编后的《威海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将成为威海全域国土空间规划建设行为管控的工具书,它的出台将切实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推进精致城市建设,提升我市城市品质和国际化水平。
 
  在打造精致住区、提升城市品位方面,《技术规定》提出哪些新规范?
 
  公建配套更完善
  按照居住人口规模和住宅建筑面积规模,打造15分钟、10分钟和5分钟社区生活圈,明确各级生活圈应配建设施类型和标准,对托儿所、学龄儿童养育托管中心、居家养老用房、社区食堂、农贸市场、社区配送终端站、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等适应时代发展出现的新类型设施都做出相关规定,建设完整居住社区,提高社区的生活便利化水平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鼓励以邻里中心的形式集中配建配套设施,有利于开发企业以“净地”进行开发。
 
  居住环境更安全
  规定对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地块,可通过围墙等形式进行封闭管理,形成“大开放、小封闭”的居住环境,以满足居住项目的私密性和安全性需求。
 
  居住环境更美观
  对住宅建筑的风格、形态、体量、尺度、色彩等方面做出规定,延续威海红瓦绿树的传统建筑风格,鼓励建筑外墙应采用安全、环保、坚实、耐用的外装材料。
  要求阳台进行统一封闭处理,避免后期无序封闭造成对小区品质的影响。
  鼓励住宅采用公建化外观设计,鼓励住宅底层架空作为公共活动空间,鼓励设置小区风雨连廊。
 
  停车配建更合理
  有针对性地对停车区域进行重新划分,降低中心区以外区域的配建标准和地面停车率要求,降低企业开发建设成本,提高车位去化率,避免停车位闲置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在推动城市更新提升方面,《技术规定》提出哪些新举措?
 
  此次《技术规定》特别设置城市更新篇章,明确提出城市更新应优先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开放空间、慢行系统和改善生态环境、城市风貌。
  对城市更新项目、老旧小区改造、建筑立面修缮或改造、非成片的危房拆除重建工程等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对老旧小区内及周边新建、改建、扩建社区服务设施的,在不违反国家有关强制性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可适当放宽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技术指标要求,鼓励推行封闭式管理,可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库。
  对改建类更新项目,新增辅助性公用设施或公共服务设施,不计入容积率。
  对工业项目,鼓励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用地调整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此外,《技术规定》中还提出鼓励学校利用操场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场。完善区域交通微循环体系,规定城市道路、居住区内承担相邻地块交通功能的开放式道路,不应封闭在围墙等范围以内,等等。(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董倩萍/文 毕钰晶/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董倩萍
  编辑:Hi威海
网友评论
打开Hi威海客户端,查看更多评论。

Hi威海 乐享其中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