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威海客户端讯 1月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启龙,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谭益成,市公交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谷志钢,介绍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实施意见的总体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
【相关链接】
新闻发布会在日报社新闻大厦11楼融媒体演播厅举行
【相关链接】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从哪些方面落实《实施意见》的具体要求,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始终坚持精致城市发展方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市政道路及附属设施,优化路网结构。
○近年来,我市共实施167条市政道路新建改造工程,因地制宜打通29条断头路、瓶颈路,新建12处过街天桥,同步配套公交港湾87个,有效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缓解了交通拥堵情况;
○2024年还将统筹实施新威路大修、和平路拓宽等18个项目,不断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将绿道、口袋公园建设纳入威海市级城建重点工程项目,为市民提供舒适优美的慢行空间,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截至目前,全市绿道总长度718公里,口袋公园总计266处;
2024年计划新建改造口袋公园9处,新建绿道26.4公里。
●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对坡道、盲道等进行规范,确保设施满足连续性、可达性、安全性及人性化要求。
目前,城区市政道路两侧盲道总长度达到1059公里,设置缘石坡道共9510处。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结合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对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整治,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威海目前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如何?市公交集团下一步有何工作打算?
2023年,公交系统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我市旅游市场火热后带来的交通出行压力。为更好应对这一情况,公交集团根据市交通运输局的统一部署,不断优化途经“两站”、景区、网红打卡地的常规公交线路,同时开通“侨乡号”海陆同行观光巴士、“明珠号”海豚观光车、火炬八街定制等13条定制公交和定制巴士,打造东起那香海,西至“日落湾”的公交观海廊桥,为我市旅游红注入公交动能。
●有序推进公交线网、设施和服务优化,年内开通1条线路,调整15条线路,减少线网重复里程21.3公里,填补统一南路、海南路、双岛东路等16.8公里的服务空白;
●全面梳理1000余处公交站点名称,对40处站点名称进行整改,增设站点81处,撤销4处;
●新建、改造港湾式停靠站23个、新建候车亭4座、新建候车座椅47处;
●走访了寨北社区、安和社区、和园社区等共10个社区、村庄,为社区居民区提供便民服务,广泛宣传公交惠民政策;
●开通五洲中学、威海一中、威海二中等学生定制专线,累计运行线路达12条,服务覆盖94个社区;
●在城区内8所中小学周边的12个公交港湾,设置高峰时段“志愿助学岗”,日均安排34人次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校区周边公交车进出站、乘车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下一步,公交集团计划↓
●开通调整5条公交线路,加快推进“快、干、支、微”多层级公交服务网络建设。
●在现有旅游定制、学校定制线路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交旅融合”,按需开通定制公交,尝试引入特色造型公交等特色车型,提升公交出行对游客的吸引力。
●协调市政部门和属地,启用五洲中学、桥头枢纽站等2处枢纽站,同时,根据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积极推进公交港湾站建设,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公交站点进行调整、撤销或合并。
《实施意见》在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上有哪些思路和措施?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打造高品质公交服务体系,促进公交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制订《实施意见》工作任务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品质优先。
●持续推进新能源公交车应用,除保留必要的应急救援及应对特殊路况车辆外,新增和更新城市公共汽电车全部为新能源车辆;组织完成公交车更新换代工作,至2025年完成更新公交车315辆。
●合理调整线路,依托公交客流走廊,提升大站快线数量,逐步形成大站快线运营网络;合理设置早晚高峰期发车间隔,降低线路重复系数,构建快线、干线、支线、微线等多层次服务网络,力求公交班次密度、运力结构与客流相匹配。
●鼓励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以公共交通为载体,深化交旅融合,优化旅游淡旺季公共交通供给。支持发展工业园区、校区、景区的定制公交及旅游公交等特色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
●推进无障碍设施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建设和应用,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和公共交通设施应当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优化城市公共交通领域适老化服务,增加无障碍车辆和低入口车辆的采购数量。
●推动城乡客运公交化发展,加快城乡客运资源整合,推进县际客运升级改造,全面完善区域之间“市域公交+客运快线+旅游专线”的线网布局,与各区市城乡公交线网实现有序衔接,逐步形成“市域一体、交旅融合、联接城乡、全域通达”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体系,让广大群众享受普惠性公共交通服务。(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佳琳/文 毕琛/设计 毕钰晶/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