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丨桑沟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威海这样打造“人海和谐”新高地
Hi威海客户端  2023.08.29 10:40  阅读次数:99419
  Hi威海客户端讯 8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毕建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龙连伟,荣成市政府副市长王曙光介绍威海美丽海湾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在日报社新闻大厦11楼融媒体演播厅举行

  8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第二批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名单,全国共有12个海湾入选,威海桑沟湾以“美丽海湾建设的精致模式”为主题,首次申报就以第三名的成绩入选,成为我市第一个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近年来,威海将美丽海湾建设作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100%、连续4年全省最优,湾长制评估优秀、成绩全省第一。
  为做好美丽海湾建设,我市通过定期召开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全体会议、全市湾长制工作会议,压紧压实区市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责任。同时,不定期开展指导监督和技术帮扶,构建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强化规划布局,我市将美丽海湾建设纳入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方案,明确创建时间表和路线图,分批推进美丽海湾保护和建设
  “从‘十四五’开始,威海先后将桑沟湾、双岛湾—威海湾、阴山湾—马栏湾、洋村口湾湾群4个湾区建成具有示范引领性的‘美丽海湾’,并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海洋环境和生态协同治理转变,从单要素质量改善向海湾生态环境整体改善转变。”毕建康介绍。
  在治理保护方面,威海以建设美丽海湾为主线,完善2个市级、7个区市级、18个镇(街)级海湾研究报告,“一湾一策”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治理。除此之外,不断强化沿海陆域、流域、海域协同联动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监管,建设智慧化湾长制管理平台,四级湾长和湾管员近600人常态巡湾,建立发现、报告、整改、归档闭环机制。
  此外,我市注重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各美其美,加强美丽海湾建设调研和定期督导,针对我市27个海湾类型和特点,挖掘海湾环境美、生态美、安全美、绿色美、和谐美等特色,凝练和推广海湾治理的经验做法,推进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海洋生态环境的美好期盼。
  “我们将继续以美丽海湾建设为抓手,认真总结桑沟湾美丽海湾建设精致模式,健全美丽海湾保护和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入海排污口巩固提升、渔港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岸滩垃圾污染防治、入海河流总氮治理四大专项行动,积极探索‘碧海银滩’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打造一批美丽海湾,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提升群众临海亲海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毕建康介绍。

  【相关链接】

  ◆美丽海湾要具备哪些条件?

  美丽海湾是指符合“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目标要求,能够为公众提供优美海洋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海湾。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
  海湾环境质量良好。湾内海水水质优良或稳定达到水质改善目标要求,海岸、海滩长期保持洁净,海滩垃圾、海漂垃圾得到有效管控,稳定实现“水清滩净”。
  海湾生态系统健康。海湾自然岸线、滨海湿地、典型海洋生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海湾生态服务功能得到维持或恢复,稳定实现“鱼鸥翔集”。
  统筹协调保护与利用,使海湾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能力得以保持和有效发挥,实现“人海和谐”。

  ◆桑沟湾成功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荣成市有哪些优势?采取了哪些举措?

  海洋是荣成最好的资源禀赋,也是最大的发展优势。近年来,荣成市坚持规划先行、陆海联动、防治并重,不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近岸海水及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连续多年100%,空气质量稳定达到Ⅱ级标准,综合质量连续4年位于全省县级第一,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以上,先后获得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称号。
  为抓好桑沟湾综合整治,创建“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荣成市重点实施“清养殖、拆散乱、控源头、修生态、护文化、提质效、促转型”七大行动。

  ▶“清养殖”,就是清理海上非法养殖,腾出海域发展空间。市政府成立清理工作指挥部,清理低端海上养殖5.3万亩,近岸2000米的海上养殖全部清退,划设6处免费赶海、海钓区域,真正把岸线还给市民。
  ▶“拆散乱”,就是拆除小散乱污企业,退出自然生态岸线。先后投入近40亿元,拆除小加工、小养殖、小冷藏厂600多家,地上建筑物70多万平方米,异地安置搬迁居民300多户,将困扰多年的低端冷藏加工产业彻底从桑沟湾沿岸清除。
  ▶“控源头”,就是严格抓好源头管控,严防入湾排污污染。在省内率先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中心,创新推行河湖湾“三长合一”管理模式,搭建智慧环保综合管控平台,实施专项整治,建立“近岸水体—入海排污口—排污管线—污染源”全链条治理体系。
  ▶“修岸线”,就是修复岸线自然生态,重现蓝色美丽海湾。投资30亿元,实施桑沟湾岸线及沿湾湿地修复项目20个,修复湿地139万平方米,建设景观绿化带3.8万平方米,恢复生态岸线20公里,建成我国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以及樱花湖体育公园、海滨公园等“市民会客厅”。
  ▶“扬文化”,就是保护海洋生态文化,打响“海草房”“大天鹅”等文旅品牌。实施传统村落保护行动,打造“一院一主题、一馆一特色”的海草房主题院落群50余处、开发实施文旅项目76个。建立全域天鹅保护协调联动机制,投资5000万元,实施生态湿地治理项目,每年吸引上万只大天鹅来此越冬,成为亚洲最大的天鹅越冬栖息地。
  ▶“提质效”,就是提升海上养殖质效,打造绿色养殖典范。引进院士工作站,建起我国最早的蓝碳研究试验区,实施世界首批“海草床人工培育”,推行“浅海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海洋负排放健康养殖模式被联合国推广。
  ▶“促转型”,就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湾城融合发展。引进星级精品度假酒店,布局文旅康养、休闲商务、水上运动等板块,成功举办滨海马拉松、全国OP帆船锦标赛等精品赛事,打造“水生态+”经济带。

  ◆我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精准落实湾长制,确保责任落实
  印发《2023年威海市湾长制工作要点》
  督导市、县、镇、村四级湾长巡湾,组织巡湾1.5万次
  开展“净滩2023”专项行动、“保护海洋环境 守护美丽海湾”志愿活动,整改问题1936件。

  ▶精准整治入海排污口,确保成效巩固
  分类整治入海排污口,建立“一口一策”台账为135个重点排污口制作“电子身份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坚持现场核查、监测监控和系统审核相结合,对已整治完成的入海排污口定期进行水质抽测,确保整治达到成效。

  ▶精准控制入海河流总氮,确保浓度改善
  开展入海河流总氮控制专项行动,系统分析总氮来源及贡献,为科学编制“一河一策”总氮控制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严格落实“126954”治理模式,采用“徒步+无人机”方式,对河道、汛前管控、畜禽养殖、沿岸企业等重点领域进行排查检查,累计出动人员2185人次,排查点位1282个,整改问题142个,开展“飞行执法”“飞行监测”400余次,国控河流总氮浓度比去年同期改善14%。
  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解决海洋生态环境治本问题四大专项行动,深入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十项重点任务,严把入海排污口和入海河流两道关键“闸口”,实施陆源入海污染治理成效评估与长效监管机制建设,开展北部海域现状环境调查,不断提高海洋环境精细化管理能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付宇婷/文 毕钰晶/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佳琳
  编辑:Hi威海